高爾夫球桿演進史

高爾夫球桿的源頭就和高爾夫的起源一樣地是個謎,或許它是牧羊人的木杖反過來使用,或是一支樹枝長成稍微彎曲的樣子。有些歷史學家認為是一株刺針樹由斜坡長出來,樹幹往上長而與根部形成一個斜角,在砍下來當球桿使用時,桿頭就是較硬、較緊實的根部,桿身便是粗細恰好的樹幹部位。

• 1600-1800 方頭鐵桿Square Toe

早期的木桿桿頭都長達六英吋,這種長鼻子木桿一直延用到1890年代;而這個時期的鐵桿相當笨重、巨大,應該是由鐵匠敲打而成,桿頭趾部直接削齊而成方頭狀。

• 1800-1850 長鼻子球桿Long Nose

長鼻子木桿的造型不變,但是由塊狀、誇張,改變成修長、優雅;桿頸部分由大粗變成細膩,桿面的厚度也只在一英吋左右。鐵桿方面一直在走縮小桿頭的趨勢,桿頸不再粗長且桿面不再那麼厚且內凹。

• 1850-1870 圓頭鐵桿Track Iron

鐵桿的桿頭仍在縮小,以往的重鐵桿與輕鐵桿已被克利刻(cleek)與lofter取代,前者用在打距離,後者用在攻果嶺。木桿的形狀差不多,但因為古塔波膠球的使用,而加強其耐用性。數十年前所發明的圓頭鐵桿已被廣泛使用,專門用在解救球陷在奇怪的球位。

• 1870-1890 硬橡膠球桿Johnston Patent

長鼻子木桿仍流行,但因為常斷裂而有「半長鼻」的木桿出現,視為圓凸木桿與長鼻子木桿的過渡產物。此時Thomas Johnston登記了史上第一支專利球桿,硬橡膠木桿,耐用但未廣為流行。鐵桿桿頭繼續變輕變小,圓頭鐵桿被奈布利刻(niblick)所取代;碼希(mashie)鐵桿在1880年代問世。

• 1890-1900 圓凸桿面木桿Bulger

1888年Henry Lamb發明了桿頭較短、較圓、桿面外凸的Bulger木桿,原來的長鼻子凹桿面木桿漸漸式微。鐵桿的造型變化不大,但是因為功能區分而為更多支。推桿也由金屬製的刀背推桿取代長鼻子推桿。

• 1900-1910 中間接點推桿Schenectady

隨著高爾夫的更為流行,球桿生產已更為機械化,木桿是以鋸木機切成塊,鐵桿是以鑄模灌注再壓製成型,然後鑽出桿頸的洞。木桿的桿身接法由斜角連接法改為桿頸插入法。這年代的最重大發明是1903年的Scenectady中間接點推桿,美國的Walter Travis以它拿下隔年的英國業餘賽,引發皇家古高爾夫俱樂部判定它為不合法的球桿。

• 1910-1920 桿面溝紋鐵桿Back Spin

此一時期的球桿沒有太大改變,倒是鋼質桿身不因其不合法仍大其道,方形的鋼管於1913年首先用在推桿上。鐵桿的桿面都有不同的花紋與溝槽,意在增加球的後旋,Ben Sayers是將大深溝紋首先加在鐵桿桿面的人。

• 1920-1930 鋼質桿身Steel shaft

1924年美國高協解禁鋼質桿身,胡桃木桿身與鋼管並存,巴比瓊斯贏得大滿貫仍是使用木質桿身。套桿的觀念開始出現,因而在1924年Irving Prentis提出揮桿重量觀念,以調整套桿的每支球桿相對重量。Robert Adams造出第一台Lorythmic揮桿重量稱量器。

• 1930-1950 花式桿面Fancy Face

球桿的生產不在只是講究功能與耐用,更注重外觀的特殊性,尤其是木桿的桿面嵌入片都相當鮮豔。這一時期的木桿造型已走入1號木桿是厚桿面,球道木桿桿頭較小的趨勢,Macgregor開始以柿木為桿頭材質。鐵桿桿頭背部以往都是平順線條,現在出現內雕式構造,增加及球容忍度。鋼質桿身已進步到竹節式構造,True Temper於1942年發明的Dynamic管沿用至今。

• 1950-1970 經典柿木桿Classic Persimmon

柿木桿已不是最新發明,但此一時期的球桿造型是最受推崇的,雖然有廠商推出更耐用的楓木夾板木桿,但未流行。1966年Bob Mader首先推出以鑄造而成的鐵桿,兩年後PING開始生產Karsten1鐵桿,帶動鑄造式周圍加重型鐵桿的風潮,該公司的趾跟加重型Anser推桿也成為影響深遠的設計。

• 1970-現今 碳纖維與鈦金屬 Graphite & Titanium

第一支纖維管是在1970年由Frank Thomas所發明,但還未成為主流,直到1980年代才廣被接受。金屬木桿從1980年代的不銹鋼製,在1995年由Callaway公司推出鈦金屬木桿後而式微。80年代末期出現新的球桿製作方式,是由電腦控制的CNC研模式推桿製造流程。